4月27日上午,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宣传处、供热办公室、北京市供热协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中新社、新华社、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法制报、北青报、京华时报、劳动午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到会。
发布会由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宣传处处长王清文主持。
北京市供热协会技术部负责人董福麟向到会记者介绍了“2011年北京供热节能与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的规模、概况以及博览会期间的高层论坛筹备情况。
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供热办公室主任郭维圻向媒体详细通报了“2011年北京供热节能与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的基本情况。
他说:由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共同支持,北京市供热协会主办的2011年北京供热节能与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2011年5月4-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近年来北京第一次最大规模地集中展示供热节能技术和节能成果。自2009年起,本市举办供热节能专业展览,至今历经三载,已成为行业的品牌盛会,在同类展会中享有较高声誉。
北京的供热事业已历经50余年发展历程。“十一五”期间,全市供热面积从2005年的4.3亿平方米,发展到2010年的6.3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增长了1.47倍,城市热化率已达到95%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供热城市。
他说:此次博览会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节能环保国策,以“集合供热节能成果,引领行业科技创新”为主题,通过展览展示、高层论坛、信息发布会和推介会等多项活动,展示了我市“十一五”期间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在推进北京市供热节能减排中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具体内容包括:“十一五”期间本市发布的供热节能政策、城市热网建设、供热资源整合、供热节能示范项目、供热计量技术与服务、供热采暖新技术设备、新农村供暖服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供热领域的应用、供热合同能源管理等。博览会充分展示了国内外先进的供热节能技术和装备,是供热行业最全面的专业交流平台。
此次博览会展位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包括大型能源供应企业,国有、民营供热企业,可再生能源公司,国际知名供热产品厂家,节能设备生产厂家、热计量技术服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等在内的54家企业参展。
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忧虑日益升高的背景下,安全、清洁、经济、高效成为解决城乡供热发展的主导方向。记者从博览会主办单位市供热协会了解到,本市经过多年研发和实践,供热节能技术已经成熟,目前已经形成和完善了气候补偿、烟气冷凝热回收、锅炉集中自动控制、系统变频控制、管网水力平衡调节、分区分时控制等6项技术。博览会上将展现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他介绍说:“十一五”期间,本市供热节能减排主要进行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老旧供热管网设施改造、供热资源整合、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五项工程。市政府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的补助和奖励政策,已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实现了供热能耗比“十五”同期降低10%的目标,相当于减少消耗标准煤2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烟尘1260吨、二氧化硫2521吨。
最后他强调:2007年,本市率先对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建实施了按用热量计量收费。2010年全市公共建筑实行热计量收费的面积已达到350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的面积约560万平方米,北京供热计量改革将从试点示范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
他还介绍说:博览会期间,同步举办供热节能高层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分别就本市“十二五”供热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热计量技术应用、数字供热信息系统、电热冷联产集中供热技术与示范等做专题报告。
发布会上,他就新闻记者关于“2011年北京供热节能与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的有关问题与本市“十二五”供热发展规划进行了解答。